1.绩效评价 1.1 通则 企业应策划并实施下列所需的监控和审查: a) 评价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绩效; b) 确保知识产权合规义务被履行。 1.2 分析与评价 企业应根据获得的适当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形成结果,利用分析结果评价: a) 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符合性; b) 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c) 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d) 知识产权合规的监测结果; e)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 外部供方的绩效; g) 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1.3 内部审核 1.3.1 审核策划 企业应: a) 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b) 规定每次审核的目标、准则和范围; c) 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以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 1.3.2 审核实施 企业应依据策划的要求开展内部审核,以确保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 a) 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b) 符合企业自身对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要求; c)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1.3.3 审核重点 1.3.3.1 通则 企业应确定内部审核的重点,包括: a) 是否发生或潜在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或风险,及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 b) 知识产权合规义务及履行情况,不合规监测结果; c) 前次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改进情况; d) 不同类型知识产权进一步考虑相关事项。 1.3.3.2 专利 内部审核中专利的审核重点包括: a) 重要技术或产品是否适时通过申请专利予以保护; b) 是否存在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 c) 是否存在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的情况。 1.3.3.3 商标 内部审核中商标的审核重点包括: a) 是否针对企业需求申请注册商标; b) 是否存在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 c) 是否存在商标的不规范使用。 1.3.3.4 商业秘密 内部审核中商业秘密的审核重点包括: a) 是否建立确认商业秘密的机制; b) 是否存在商业秘密泄密的风险; c)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是否完善。 1.3.3.5 著作权 内部审核中著作权的审核重点包括: a) 是否适时登记著作权; b) 是否及时发现和监控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被他人侵犯的情况; c) 是否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况。 1.4 管理评审 1.4.1 评审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依据策划的要求开展管理评审,以确保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1.4.2 评审输入 输入应包括: a)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的措施; b) 与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事项的变化,包括知识产权合规义务及变更情况; c) 下列有关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其趋势: 1) 相关方的反馈; 2) 知识产权目标的实现程度; 3) 不合格、不合规及纠正措施; 4) 审核结果; d) 资源的充分性; e) 改进的机会; f)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1.4.3 评审输出 输出应包括: a)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所需的变更; b) 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 资源需求。 企业应保留成文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2.改进 2.1 通则 企业应确定和选择改进机会,并采取必要措施,以持续履行知识产权合规义务,应对知识产权风险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 a) 改进产品和/或服务,确保知识产权合规义务履行; b) 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 确保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d) 持续改进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 注:改进的例子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等。 2.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企业应对出现的不合格或不合规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和确定不合格或不合规的原因,确定措施和 实施范围,实施所需的措施,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企业应保留成文信息,作为纠正措施实 施及结果的证据。 2.3 持续改进 企业应持续改进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企业应结合分析和评价的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以确定是否存在风险或新的需求或机遇,这些 需求或机遇应作为持续改进的一部分加以应对。
Copyright 2021 © 江苏硕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072167号-1 网站地图